以数字化手段全面呈现越剧音韵体******
越音易通上线:
以数字化手段全面呈现越剧音韵体
本报记者 刘 淼
日前,一款名为“越音易通·越剧语音电子字典”(简称越音易通)的App实现了汉字译越音,让戏曲学习也用上了字典。
作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双高”建设重点项目,越音易通浓缩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钱丽文长达24年的教学思考,历时5年开发完成,收录了近6000个根据越剧语音声、韵、调整理的常用汉字,当使用者遇到发音问题时,可以逐字逐句听音学习,初学者也能在其中学习到各个流派的起源以及唱腔特点……越音易通以数字化手段全面呈现越剧音韵体系。
与此同时,由钱丽文编著的《越音易通·越剧音韵字汇》也出版面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表演艺术家、浙江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茅威涛认为,越音易通App与图书如同越剧语音的《新华字典》,在学术及应用上推动了越剧的学习和推广,为越剧学子及爱好者的研究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突破越剧音韵传承瓶颈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音韵体系对剧种的风格、音乐、气质、形式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字韵决定咬字,咬字决定字势,字势决定音势,音势影响行腔,行腔影响旋律,旋律影响表演节奏,表演节奏构建演剧风格……由此可见字韵在越剧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
越剧在嵊州方言的基础上,吸收戏曲中州韵、上海方言、杭州方言的部分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语音。然而,由于从艺人员出生地不同、演出团体归属地不同等原因,越剧发音在不同院团、不同地域中存在差异,因此越剧音韵研究长期以来都是越剧研究中的弱项。
此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虽然有《越剧语音》教材为越剧唱腔、念白提供了教学指导,但仍远远不足以满足当下越剧发展传承的需要。即使是专业从业人员,遇到新剧本、新唱段时,也会出现有些字不知道该怎么念的情形,需要查找资料或咨询专家、老师才能确定,较为费时费力。非专业人员囿于基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遇到越剧发音问题时,即使每个字有音标,也不一定能念准确。
“浙江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越剧艺术,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钱丽文深耕越剧教学20余年,也一直在寻找突破越剧音韵传承瓶颈的办法。
越剧学习有“字典”可查
突破的契机来自钱丽文的一次美国之旅。旅行的途中,钱丽文收到一位马上要录制越剧节目的演员的发音求助信息,但由于时差原因,她没能及时告诉演员那个字的准确发音。当钱丽文看着手里流畅英汉互译的翻译软件,突然灵光一闪,如果越剧也有这样一个软件就好了,这样学生有需求就可以直接查询,不会存在时间被耽误的问题。
回国后,钱丽文的这个想法得到同事的赞同。于是,她正式向学校提出建设“越音易通”项目。
“一开始觉得每个字的音标、声调都在我的脑子里,后来发现真要做起来,每一个字都要花很多时间。”钱丽文在App建设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要把越剧语音搬到App里可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由于越剧语音的拼音、声调与汉语拼音的区别较大,哪个字该放在哪个韵,必须推敲,不能模棱两可。为了确定一个字的读音,钱丽文常常要打电话、查资料、听录音、看视频甚至专程赴上海、嵊州、绍兴等地请教专家,确保每个字读音正确。“我看了无数遍《红楼梦》《梁祝》《祥林嫂》的戏曲电影,就为了查一个字,把耳朵贴在屏幕上反反复复地听。”回忆这一路走来的努力,钱丽文感慨不已,“项目历时5年,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领导、专家、同事的帮助。戏曲学院周伟君、龚利为小生唱段念白录音,华渭强、俞会珍为老生、老旦唱段念白录音,吕静为傅派、吕派唱段念白录音等等。”
最终成型的越音易通App包含越剧音韵的一些基础知识、字韵汇集和流派唱段用韵白表现的内容。配套的专著《越音易通·越剧音韵字汇》从汉字语音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越剧语音声、韵、调,将近6000个常用汉字(包括多音多韵字)进行系统化整理,标注音标与声调,按越剧韵目的“四尾”分块排列,以便查阅,全面呈现越剧语音声韵体系,科学规范越剧语音标准,是越剧审音辩字的实用工具书。
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学
越音易通App是国内外首创的戏曲(越剧)查字翻译电子字典,这项研究开发填补了越剧音韵理论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空白,为戏曲学习与电子工具结合提供范例。
这一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戏曲学习模式,学习者可随时随地学习,而且是系统的、立体的、有声的、可查询的,有利于当下专业人员及非专业人员的学习。“希望更多的越剧爱好者能借助这一工具深入遨游越剧世界,推进戏曲的传承及弘扬,让越剧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钱丽文说。
“钱丽文用她的教学经验为越剧未来的从业者梳理出了一部带有学术性、专业性的著作,其良苦用心在此浩大的工程中可见一斑。这款App对广大越剧爱好者而言是一个实用性特别强的工具,更是浙艺在越剧艺术传承教学方面作出的一大贡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黄杭娟说。
春节假期天气地图:我国无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 南方多地雨中迎新春******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19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正式发布春节假期天气预报,预计2023年春节假期(除夕至初六)我国无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内蒙古东部、东北一带气温偏冷明显,部分地区将现极寒。南方多地雨水中迎新春,除夕、初一及初五前后会有阴雨,需注意出行安全。
北方冷空气频扰气温偏低 东北等地将现极寒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春节假期,我国无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中东部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3℃;南方地区有一次大范围小雨过程,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
内蒙古、黑龙江部分地区将现极寒天气。受冷涡影响,春节期间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一带气温偏低明显,会有大片区域气温创今冬来新低,黑龙江中北部、内蒙古东部有不少地方还可能会打破1951年以来低温历史纪录。
其中,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初一、初二最高气温仅有-23℃、-24℃,将连创今冬新低,最低气温更是会降至-35℃,实力演绎北国冬日的天寒地冻。内蒙古东部的图里河连续4天最低气温-49℃,冷得罕见,当地从1951年以来仅有两天最低气温达到-49℃以下。这些地区的小伙伴,过年一定备足最厚的装备,全副武装防寒保暖。
西北大部、华北北部气温偏低,雨雪少。除了东北地区,西北大部、华北北部春节期间气温也将会比常年同期偏低,最高气温在冰点线徘徊,最低气温跌至-10℃左右。另外这些地区雨雪稀少,春节期间在保暖防寒的同时要及时补水防燥。
华北中南部、黄淮假期初期有霾扰。除夕和初一冷空气影响间歇期,大气静稳,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可能会有霾天气出现,初二开始随着冷空气的到来,空气质量好转。
南方大范围降雨来扰 华南西南等地警惕大雾
南方大部假期雨水开启。南方大部地区除夕、初一会遭遇降水,强度较弱,其中,湖北西部一带海拔较高区域可能会有雨夹雪或小雪出现;初二到初四天气转晴,只有西南地区东部可能会有分散的弱降水,但受到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可能会出现4至6℃降温;到初五前后,南方雨水又将增多,春运返程或将受到影响。
西南、华南等地有雾来扰。除夕夜至初一,四川盆地南部、安徽、华南南部及沿海,北部湾、台湾海峡等地有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初五、初六早晨时段,贵州南部、广西、广东西部等地有大雾。
西藏西南部警惕强降雪。西藏西南部在初三后会有强降雪,部分地区大到暴雪,需警惕降雪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不少在外工作的人都选择了返乡过年,此时防疫并不能完全松懈。在返乡途中,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必不可少;返乡初期,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尽量避免接触家里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春节期间,不熬夜,避免劳累,不大量饮酒,不暴饮暴食。
中国天气网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兔年大吉,万事如意!(策划/冯玮 设计/张莉 数据支持/张娟)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